加中筆會慶祝30周年專刊,與香港”文綜”雜誌合作,加中筆會選出優秀的十名作家的作品刊登,很榮幸我的作品 ”比思念更深的地方” 能被選用刊登。
感謝加中筆會的錯愛,也感謝香港”文綜”雜誌的盛情規劃,讓更多人看到文學、看到加拿大的華文創作者!
春季號的”文綜”雜誌連結如下:
https://book.yunzhan365.com/izbt/ljpz/mobile/index.html
加中筆會慶祝30周年專刊,與香港”文綜”雜誌合作,加中筆會選出優秀的十名作家的作品刊登,很榮幸我的作品 ”比思念更深的地方” 能被選用刊登。
感謝加中筆會的錯愛,也感謝香港”文綜”雜誌的盛情規劃,讓更多人看到文學、看到加拿大的華文創作者!
春季號的”文綜”雜誌連結如下:
https://book.yunzhan365.com/izbt/ljpz/mobile/index.html
自從認識呂美雲師姐的高雄線上讀書會的團隊後,陸續加入口譯組和文編組,這次很榮幸承擔慈大教授曾國藩的專訪文宣,文案標題是「躺下後的愛」,闡述曾教授將大半生奉獻給慈大解剖科教學,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感動點滴在心頭!
上圖就是我執筆的文案,從許多資料裡萃取出的精粹,希望揭開解剖學的神秘面紗,讓曾教授無私的行誼流傳於後世!
2025年2月12日傍晚6:43分左右,收到學校的明日停課通知,可謂舉家同歡。今天下午氣象局發出暴風雪的警告,預計從當晚十一點多會開始下高達40公分的積雪。
以往這樣的情形都是13日一早,家長得注意學校或政府是否通知停課,就像在台灣放颱風假,有時得等到晚上九點多才會公告隔天是否放假。沒想到這次傍晚六點多就由學校發信,集體通知停課的消息,我也挺慶幸孩子明早不用冒著大風雪出門去上課,大風雪開車和走路都極其危險,開車可能打滑,造成連環車禍。行人走路可能會被大風雪掩埋或者有心臟病的人可能會心臟病發,昏死在雪堆裡。這些都是以往真實發生的恐怖經歷!
以下是學校發出的原信件內容:
Bonjour,
Nous souhaitons vous informer qu’en raison de la tempête annoncée, le Collège sera fermé demain, le jeudi 13 février.
2025年2月12日下5時03分,我收到中學的信件,提醒家長今天是第二階段成績單公告的日子,可登入學校的家長帳號,查看學生的成績。若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校方。
原信件內容如下:
Bonjour,
Le bulletin est maintenant disponible sur votre portail COBA Pédagogie dans la section Bulletin.
Pour vous connecter au portail COBA Pédagogie vous devez vous rendre ici .
最近有朋友問我在加拿大中學的生物科都教些什麼?被這麼一問,我倒想起來孩子在中學二年級時,就上了解剖課,解剖的器官包含海參、海星的消化系統、豬心、青蛙、還有羊頭等等。
猶記得三月份時,孩子返家後,大氣來不及喘一下,就興奮地嚷著:「我今天上解剖課!解剖一個黑黑的東西,你有時候會煮給我吃的,但我忘記它的中文名字……」
「海參?」
「對,就是海參!」老師請孩子研究海參的生殖腺,要解剖海參,拉出它的生殖腺。另外則是解剖海星,要找出它的胃,以及它胳膊裡的的消化管。
找出這些臟器和組織後,一些活潑的男同學就開始對這些部位訕笑或者竊笑不止,看來這些中學老師都不好當,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可是已經具備大人的身形,但無法自制情緒反應,難怪孩子有次回來說,很多中學老師都有情緒毛病,因為長期面對這些學生都有情緒創傷,有些甚至聽力受損,因為中學校園常常都是很吵鬧的,例如午飯的食堂、教室外的走廊等等,一大群孩子在那裏生龍活虎,怎麼可能一片靜悄悄呢?
接著下一堂課,孩子們就解剖豬心,要研究血管和心室等等。據說上一屆的孩子解剖過羊頭,他們要把眼珠子剪下來……
世界日報 小說世界版面 閱讀連結: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amp/story/121253/8474057
移民小說 千面女郎 (六):
https://anabel777.pixnet.net/blog/post/577382712
世界日報 小說世界版面 閱讀連結: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amp/story/121253/8474035
千面女郎(五)閱讀連結:
https://anabel777.pixnet.net/blog/post/577379684
世界日報 小說世界版面 閱讀連結: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3/8474025
移民小說 千面女郎(四) https://anabel777.pixnet.net/blog/post/577376600
世界日報 小說世界版面 閱讀連結: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3/8460538
千面女郎 (三) https://anabel777.pixnet.net/blog/post/577376588
我試圖在一篇短篇小說的篇幅裡,以幾個經典代表人物,還原80年代蒙特婁台灣移民的生活心態與當時的社會樣貌。原本的篇幅更完整,美中不足的是,編輯礙於版面,大幅刪減了一些精彩段落,不過就隨順因緣吧!
我的新年新願望就是期許我的文字能夠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地說,簡單的事情有趣地說。也許在這篇小說裡,你能看見我奮力奔向這目標的背影吧?
從1月9日起,拙作「千面女郎」在世界日報的「小說世界」與你相見。如果對80年代的移民樣貌好奇,歡迎分享連結給朋友們,唯有當我們通曉過往,才能更篤定地迎向未來。不只歷史需要傳承,移民紀錄更仰賴你我的薪火相傳!
「千面女郎」每日更新,每天晨光灑落屋內時,我們一起追文吧!
閱讀連結如下:
加拿大聖誕節連假從2024年12月23日開始直到2025年1月6日為止,孩子是7日才開始上學。
把握最後假期好時光,應朋友邀約,我們攜家帶眷前往Bromont山滑雪。 5 日當天氣溫下探零下19度,光矗立在雪地上排隊搭纜車,全身就凍得不知所措,我內心突然對熱愛滑雪的朋友肅然起敬啊!
當時內心就漾起這段OS:全世界這麼多運動,何苦選擇這般「天寒地凍」的活動呢?為了模擬「蘇武牧羊北海邊」的真實情境嗎?
雖然孩子一整年沒碰滑雪,今晚是本次冬季的第一次滑雪,可是很快就上手,可見得滑雪和語言一樣,都得趁年輕去學!
附上幾張用新手機拍的雪場夜景,看完這些照片後,我不禁喟嘆:「人生至少得有一次到滑雪場歡度聖誕!」隆冬時節,人影嵌在白靄靄的雪景裡,著實就是童話繪本裡的聖誕美景!
身為蒙特婁第一位僑務新聞志工,非常榮幸將台灣的新聞推廣到傳統僑社,這是僑務電子報對蒙特婁唐人街的首篇報導,隆重登場!寫好中文報導,也寫了英文報導,希望大家舉手之勞,將這篇報導轉傳出去,讓更多人看到蒙城華人的蓬勃發展,讓我們打入主流社會,嘉惠我們在海外成長的下一代!
報導連結在此:https://ocacnews.net/article/387014?cid=2
本篇報導的英文版本如下:
On December 19, 2024,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Montreal held a business luncheon at the Restaurant Chez Chine. The theme was "Chinatown's futur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plan." The organizers were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Montreal, the Montreal Chinatow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Sun Yat Sen Park Foundation, Montreal Chinatown Residents Association and Sociétés de développement commercial (SDC).
昨天收到小學一封通知信,讓我對校方的執行力刮目相看!內容關於生日會禁令,由於現在魁省covid-19疫情仍舊執行晚上八點以後宵禁,這裡的衛生部門也對各小學下達指令:請家長們配合,不准讓孩子帶蛋糕或其他零食來學校慶生,也不准發生日會邀請函給其他同學,避免群聚,而散播Covid-19病毒。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禁令,因為往往食物帶來學校分享,某些敏感體質的孩子就什麼都不能吃,往往會過敏,甚至會喪命。一律由學校下令不准辦生日會,這樣一來,家長就不用因為擔心疫情,而又得讓孩子開心,然後就硬著頭皮辦生日會。總之,政府官方下令,家長不用天人交戰了。
整段原文如下:
Bonjour,
今早忙著翻譯作品時,收到一則振奮的好消息!
拙著長篇小說「玫瑰心結」和海外移民散文集「暖暖心光」已被多倫多公立圖書館收藏!定居多倫多的朋友們可輕鬆在圖書館,借到這些作品。
在創作路上,希望以文會友,彼此在暖暖心光裡互相砥礪、扶持!
2024年8月28日,是家中孩子的返校日。中學一、二年級新生返校時段有兩節:9:00-11:30以及11:30-13:00,中學三到五年級則是9:00-10:00。
這一天起個大早,張羅早餐、送孩子上學,早上8點10多分的香檳橋〈Pont Champlain〉交通順暢,心情跟著輕鬆起來。
陪孩子進校門,在門口按照姓氏順序報到後,我與孩子上三樓、進教室,與他的班導師碰面。這是今年的改革,以往返校日都是家長陪同孩子在校門口報到後,只有孩子能單獨進教室,家長就得離校。今年能讓家長陪同進入,我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教室內大約有36個座位,意味一班有36個學生,我們的時段來了18個孩子,每個孩子旁有一位家長陪同,11:30的時段有另一批18 個孩子,湊起來全班就有36個同學。
我大概是全班唯一帶著孩子與其他學生打招呼的家長,老外的社會真是「疏離」啊!有幸坐隔壁,他就能「立定志向」給你憋著,就是死不打招呼。
蒙特婁台灣大專校友會於2024年6月 1日舉辦千島湖一日遊,這是本年度第一場豪華巴士旅遊,在旅遊途中,團員已經迫不及待問著:我們下次什麼時候再一起出來玩?
如此企盼,就知道這些活動多麼吸引人了!歡迎蒙特婁的朋友參與大專校友會的活動,讓我們在異鄉的生活更有溫情、更有歡樂!
以下是僑務電子報上的活動新聞:
https://ocacnews.net/article/371042
在魁北克當家長,除了要按時參加每學期一到兩次的親師家長會,通常是學期初會有一場,而這一場是老師面對全班家長直接告知一些統一事項,例如聽寫考試如何進行、每週功課行程公告在學校的APP軟體上,請家長注意去看。又或者是如何每學期有什麼重大的集體活動,都會趁這場家長會告知天下。
另外一場親師會則在每學期末舉行,這是家長和老師一對一的面談,每位孩子有15分鐘的時間,老師會報告孩子的學習狀況以及需要特別和家長溝通的事項。
最近我收到新的會議通知,通知原文內容如下,供大家參閱。詳細重點我就打字羅列出來,這次會議訂在6月5日, 19:00-20:30〈60分鐘會議+30分鐘答客問〉, zoom線上會議,基於名額有限,前三百名上線的家長才能進入會議參與討論。
會議目的是幫助小六生如何過渡到中學,這是針對小六畢業生的家長而舉行的會議。
今早陪孩子去考私立中學的英文入學考試,大約前兩星期收到email通知,上面說是11:00-12:00考試,至少得提前十五分鐘到。考生要準備一份有照片的證件核對身分,還得帶上考試文具。
同樣申請到這所中學的孩子有被分配在早上10:00-11:00考試的,所以看來總共是分兩批來考英文分級考試。這所中學的英文課分成兩個級別:Nomal English class〈一般英文課〉和Enriched English class〈進階英文課〉。
一般而言,私立中學才有英文課的級別劃分,公立中學都是上統一的英文課,沒有級別劃分。
我們一進門,就看到在大廳臨時擺的一張桌子,權充報到櫃台,我們完成證件核對後,工作人員給孩子一張有標號的貼紙〈上面寫有孩子的名字、出生年月日〉,請他貼在上衣胸前,讓考官能一目瞭然的位置。眼看還有二十分鐘才考試,我們隨意揀了角落的位子團坐下來。我環顧四周,許多家長都陪孩子坐著等待,滑手機的、聊天的不一而足,整體氣氛很輕鬆,完全沒有考前的緊張氣氛。真不像在亞洲社會啊!回想當年我考聯考時,當天氣氛多麼肅殺啊!
〈上圖〉家長帶考生們陸續到達,排隊報到。
離開台灣十多年,不知道現在的台灣中學如何輔導孩子們選課和選擇大學科系呢?
前天孩子的中學在晚間七點鐘,於校園舉辦一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選擇數學課」的講座,這場講座的受眾是中學三年級的學生和家長。當我們坐在現場,環顧四周,發現來的大部分是家長,通常北美洲的二月初,中學生差不多忙著準備期中考,所以趕著在家讀書,大部分就由家長單獨來參加。
大約三星期前,在email信箱裡讀到這場講座的通知時,我很納悶為什麼校方特別教導家長如何選擇數學課呢?而不是如何選擇自然課或歷史課呢?
魁北克省的中學制度是中學四年級到五年級的成績用來申請預備大學〈College〉,讀完兩年預備大學,再用預備大學的成績申請大學〈University〉,所以如果你希望貴子弟能申請到名校大學,例如McGill大學、Harvard大學等等,要特別關切他預備大學的成績,反而中學成績是使不上力的,就算中學成績再好,也無法拿來申請大學。
中學三年級的上學期、大約三月份時,要開始選數學課,數學課的類別有醫學類、理工科類、文科類等等,就像我們早期在高中二年級時,就要填選志願,選擇第一類組、第二類組或第三類組。
更直白地說,「選數學課」的時期就是孩子將來志願篩選的第一個分水嶺。說是第一個分水嶺,因為別緊張!就算這期孩子對所做的選擇後悔時,還是能扭轉方向和彌補的,至於要怎麼彌補,就留待下一篇文章再細細分解,今天這篇文章就先不歪樓。
蒙特婁台灣大專校友會成立於1983年,是個歷史悠久的社團。早期的成員都是台灣留學生裡的菁英。該社團成立宗旨是協助蒙特婁僑民團結凝聚,藉由老移民與新移民間的經驗傳承,幫助更多新移民快速融入本地的文化與生活。
目前舉辦的活動大多是依照留學生和新移民息息相關的生活議題,例如就業講座、保險講座、稅務講座等等,當然還有聚餐等社交活動,最近一次的稅務講座廣受好評,將當天的場地擠得水洩不通。
活動現場情形:
〈上圖〉迎新茶會
〈上圖〉 就業講座
昨天2024年2月6日星期二,在魁北克民眾的手機螢幕上,跳出一則Silver Alert〈銀色警報:老年人因為失智或阿茲海默症而走失,由政府緊急發出的協尋通知〉。
這則銀色警報的全文如下〈請見附圖〉:
內容大意是在2月6日約夜間12點半,有位婦女名叫Ginette Dube失蹤,年約70歲,最後一次的蹤跡在Massueville出現,協尋2012年白色BMW的X3車子,車牌號是J23TYQ。
老人失蹤,多半是失智惹的禍!定居蒙城大約十多年,這是我首次接收到Silver Alert的簡訊通知,以往都是Amber Alert的通知較多。
銀色警報最早開始於美國,目前普及於美國每一州,加拿大最早啟用這套系統的是BC省,後來在2019年,有位定居在BC省Coquitlam地區的律師Sam Noh致力完善這套系統。他的父親在2013年失蹤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據他回憶:「其實父親失蹤的當天,很多人都在路上看過他父親,但是不知道該如何通報警方,也沒有一套完善的通報方式,所以錯失尋找的先機。」因此Sam Noh全心全意致力於銀色警報的健全。
真是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經意間,時序就滑入2024年度的懷抱裡,翻閱手機裡的相片,發現2023年12月4日以主講者身分參加一場新書發表會的講座,主辦方是加中筆會,我在這場講座上介紹自己的散文集”暖暖心光”,本書的詳細介紹可見以下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4482
新書發表會的報導連結:
https://easyca.ca/archives/377383
自從2023年11月23 日開始,蒙特婁的小學、中學展開罷課,教師們訴求要調工資和改善工作環境,於是展開為期超過一個月的罷工,這一罷,就罷到放完聖誕假期。一直到2024年1月3日校方寄來公告信件,告知到1月8日就開始回復上學,1月8日是JP day〈就是教師們用來準備上課教材的日子,孩子是不用上學,學校會安排安親班,幫助家長看顧孩子〉,1月9日是正式開學日。
以下的信件就是校方的公告信件,內文還提到記得幫孩子準備午飯盒,供他們在校食用。信末祝福家長們新年快樂、健康平安等云云字樣。
Chers parents, Comme prévu, nous vous communiquons les modalités relatives au etour en classe. Lundi 8 janvier tous les établissements du territoire, incluant les écoles qui n’avaient pas prévu cette journée à leur calendrier scolaire, permettra aux membres du personnel de planifier le retour des enfants de même que la poursuite des apprentissages. Cette journée pédagogique pourLe service de garde sera disponible, aux modalités habituelles, aux élèves qui utilisent généralement ce service lors des journées pédagogiques. Il sera important de prévoir une boîte-repas pour l’occasion. |
2024年12月2日星期六,加東晚上七點鐘,加中筆會迎來第六場大講堂,邀請筆會成員介紹各自的新書。其中本人也很榮幸受邀作為講者之一,出席這場活動。
「悲傷是本能,快樂才是本領」的概念貫穿我的講座內容,這也是我的散文集「暖暖心光」的創作源起。
這場講座裡的講者有陳河、蘆葦、林怡君、趙堅、紅山玉、瑪莎,大家各有專長,講座內容豐富多彩,會後加中筆會會長孫博和副會長Shirley的總結,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為筆會畫下圓滿的句點。
2023年5月號 第451期 台灣文訊雜誌,作者林婷婷介紹北美文壇寫作團體現況,提到我們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筆者也提到了小妹我,真令我感到無比榮幸,開心開心!得分享!
在台灣的許多圖書館都能找到我的拙著"玫瑰心結",例如:
新北市立圖書館
台中市立圖書館也找得到我的玫瑰心結:
好消息分享!我的散文集出版實體書了,完成一項本年度的計畫!開心開心!
不只台灣、港澳、北美能找到這本書,在馬來西亞的書店都能找到這本書!
在以下的網站連結都能找到這本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
在蒙特婁養兒育女,除了移民家長得跟著適應全法文的學習環境之外,我們也得適應法語文化的思考邏輯。
英國人與法國人的教育觀點相差甚遠,英國人對規矩的墨守成規近乎苛求和執著,法國人則對自我意識相當重視,比較個人主義。而魁北克的文化又較偏向法國的文化,因此有時我覺得和這裡的老師溝通起來,直覺很頭大,感覺坐在眼前的不是令人尊敬的為人師表,而是任性的青少年。
有一回,我的耐性也被某位老師磨光了,回家後劈頭就對孩子與老公說:「我覺得你們這裡的學校應該有心理醫生進駐!」
「為什麼?」
「因為你們學校的很多老師都心裡有狀況,需要『心理醫生』的護持!哈哈哈!」唉!我常覺得在這裡拉拔孩子成長,我常常要苦中作樂,不然會崩潰……
昨天孩子從中學領回一張優秀獎狀,按照這裡學校的規定,每一門課都會在每一學期結束後,羅列成績最優秀的前兩名,這兩位優秀學生能拿到該學科的獎狀。
上星期我們這裡的小學和中學放春假,就是所謂的Spring break,我決定趁這段時間帶孩子走訪蒙特婁附近的博物館。
許多朋友待孩子們大學畢業後,決定回台灣或亞洲其他地方養老時,就會遺憾地說:「哎呀!蒙特婁很多當地的博物館,我們都沒帶孩子去過!現在孩子大了,我們也要離開這裡,看來都沒有機會了!」於是他們都會交代孩子們要記得帶他們的孫輩到訪這裡的博物館。
有鑑於此,我決定這個春假就開始實施博物館之旅。
我上網搜尋一番,發現在南岸有一家頗有名氣的National Railway Museum,這家博物館主要介紹「火車」,包含加拿大的火車發展史、從古至今的火車車廂流變等等,當然也有現今博物館最流行的「遊戲互動」模式,引起孩子們逛博物館的興趣和研究火車發展的熱情。
以下就直接把我們實地參觀的照片Po上來分享,一併用圖說的方式介紹我們當天的行程。
2022年度海外華文著述獎剛剛公告,我拿到雙獎!
網站公告如下:https://www.focat.org.tw/blog/?p=6904
我的長篇小說「玫瑰心結」和海外華文移民集「暖暖心光」,雙雙榮獲海外華文著述獎的小說獎和散文獎,非常開心!感恩之至!
〈作者〉陸蔚青
〈作者簡介〉陸蔚青,加拿大華文作家,現居蒙特利爾。出版有小說集,散文集,童話和詩歌。
綺莉思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玫瑰心結》,目前在博客來網站的釀出版排行榜第二名,榜眼,有望成為狀元。這部小說是反映北美台灣移民生活的重要收穫。
故事寫台灣女孩谷婉清遠嫁到蒙特利爾之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情感由初嫁的新奇到日趨磨損,進而開始新生活的過程,同時寫出時代和歷史對不同時代人物性格和命運的影響。故事從遠嫁媳婦的視角,描述在蒙特利爾生活的一個華人家庭,複雜的人際關係和變化莫測的人心,在幾年之內發生的變故。作者善於在日常生活的細微處入手,在細節的紋理上表現人物,卻有令讀者捧讀不能放手的力量。一眾人物鮮活生動,個性迥異,各有立場,引人入勝。
作者綺莉思是魁北克華人作協會員,台大社會學系高材生,在蒙特利爾精算專業畢業,可謂文理兼通。她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場景再現能力,文筆細膩,婉約生動。人物命運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自然流暢,扣人心弦,我很感佩作者的才華。特向各位推薦此書。
今早上網查看第二屆金沙散文獎的比賽結果,發現自己獲得首獎,不只喜出望外,其實有點恍如夢境,不敢置信!
何其有幸!
這絕對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當我變成老奶奶時,這段光榮記憶將是我與孫兒對話的「談資」!
https://prize.turnnewsapp.com/gsarticle/4598/
最近甫上市的、我的長篇小說「玫瑰心結」躍升到博客來網站、釀出版的排行榜,第二名!分享一下,因為我太開心了!
我的文友坐忘〈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文所碩士,身兼作家、詩人、翻譯等多重身分〉閱畢"玫瑰心結"後,寫了一篇書評,登上秀威書店網站的熱門文章,如果你好奇同為創作者,是如何看待"玫瑰心結"這本書的話,可點下面的連結,讀到完整的書評:
我的Podcast頻道來了!平常只看得到我的文字,想聽聽我的聲音嗎?
想聽的話,就點下面這個連結,就能聽到我生平的第一則podcast!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在Covid-19疫情內,發生在我身上的溫馨故事,希望這則故事錄音陪伴您上下班通勤、做家務的瑣碎零散時光!
我知道常常盯著電腦看,眼睛很酸累,所以讓眼睛休息一下,「聽聽」我的文字吧!
在以下幾個網站都能聽到我的podcast:
https://anchor.fm/chilis/episodes/A-touching-Covid-19-Story_-es7o4a
我的散文集「暖暖心光」近期開始在Readmoo電子書網站開賣囉!
移居國外的生活是怎樣的光景呢?
我將蒙特婁小日子的生活紀錄、育兒點滴、心情故事,與庚子年疫情內最真實微小的觸動,皆付諸文字,讓人細細領略與感悟。本書一次收錄我發表於各大知名文學雜誌與書報的歷年作品,這些幽微的情感與真切的抒發都是悠悠歲月的一抹光影痕跡,樸實無華卻又閃閃動人。
〈作者簡介〉
綺莉思,現為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成員,短篇小說「夢影」被收錄在「海外華人短篇小說編選 第二輯」〈美國南方出版社〉,曾榮獲「夢想 在電晶體之間」徵文優選,文字作品散見於世界日報、九彎十八拐文學雜誌、講義雜誌、皇冠雜誌、蒙城華人報等處。 目前埋首於靈異小說「心裡有鬼」的創作之中,移居蒙特婁後,矢志寫盡蒙城移民的悲歡離合與古今過往。
Google Play Books也找得到我這本書喔!連結如下:
大約三星期前,蒙城的天氣總是艷陽高照,午後伴隨雷陣雨。連日高溫的氣候轉變也反映在孩子的膚色上,我家孩子從白面書生很快轉型成運動男孩,日復一日,我見他逐漸加深的膚色,再加上他比較深邃的五官,我中國朋友對我說:「你孩子都不像國內來的,他很像菲律賓人!」我尷尬地點點頭。
「讓這年紀的孩子記得擦防曬,很困難吧?」我心裡揣思著,即使上學前提醒他擦,他還是忘了。監督他一定要擦,到下午在外頭玩耍時,也肯定不會記得要再補防曬。
我直接問他:「欸,你照一下鏡子,你沒發現你變黑了嗎?」當他攬鏡自照時,我還刻意把他的T-shirt短袖拉高至肩頭處,他的手臂很快就變成黑與白的競合場,只見大片的黑從指尖處一路往上侵犯,越過楚河漢界,直到短袖的防線為止,終於善罷甘休。
他噗哧一笑!得意洋洋地說:「Antoine無法tan!因為他太白了!我看他怎麼曬都只是皮膚變得紅通通!」Antoine是典型的白人,皮膚白的程度堪稱膚如凝脂,搭配一頭金髮和土耳其藍的眼珠,連我孩子都說:「我覺得Antoine的眼睛很特別,是女生會喜歡的眼睛!」
「Michael會tan,因為他是俄羅斯人,也有亞洲人的基因。」的確是,據說俄羅斯人也有蒙古人的基因,所以血緣上並不那麼接近盎格魯薩克遜人。
「William會tan,雖然他是當地人。」魁北克的當地白人叫Quebecois,不過早期很多這些白人也和北美洲的原住民通婚,基因也混了點亞洲風味,北美洲的原住民基因來自亞洲。
常常有人問我在國外養兒育女的感想是什麼?或者到底是怎樣的體驗呢?
經歷這十幾年的育兒經驗,最讓我感到挑戰性的就是要輔導孩子打比賽的心理調適,無論孩子參加冰球、籃球、游泳或者羽球隊,他們訓練到一定程度,課程都會安排參加比賽。參加比賽雖然有壓力,但還有其他附加的教育價值,包括強身健體〈我想這點,步入中年的朋友都很能理解運動不僅能減肥,不論何種身材體型的人都要注意健康,如心肺功能、血糖血壓等指數等等,這些都要靠持續的運動來維持〉團隊合作、自我堅持,以及面對失敗的心理調適。
很多時候,我得開導孩子面對同隊隊友的辱罵。當隊友求勝心切,他們失誤時,有時會謾罵隊友,有時下球場後,在隊員休息室亂指責。孩子常常為此憤怒或困擾,於是我上網去查了許多專家的分享,以便知道如何幫助孩子面對這些擾人狀況。
有位家長分享Montreal college的multi-sport program的運動訓練,每星期都至少有兩小時的「運動心理學」,每次由心理學家和教練共同上課,輔導孩子輸掉比賽後,該如何調適心情,有些孩子除了憤怒的激動表現,有些會過度低潮。我不用「負面」情緒來形容這些比較強烈的情緒,因為人本來就有不同種情緒,它們此起彼落地在生活裡交替出現。我認為所有情緒都不該分正面或負面,當我們用負面情緒來形容憤怒,好像人都不該憤怒似的,但是遇到很糟糕的事情,憤怒也是自然反應吧?
為什麼我要特別分享運動課裡的情緒管理課程呢?因為現代教育發現「情緒管理」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遠比課業成績來得重要。既然我們有機會讓孩子參與頻繁的運動課,便可藉此來實務分享,訓練孩子的情緒管理。
附加一則訊息:如果孩子對運動很有興趣和天分,可以考慮讓孩子就讀Notre-Dame college的運動program,這所學校的專業籃球場就有五座、室內冰球場就如同我們社區的專業arena、比賽級游泳池的標配一應俱全,簡言之,它的運動場地全都符合專業比賽的水準,若想往運動員發展,到這所學校學習,訓練的時候都能獲得相當豐富的資源〈包含專業有經驗的教練〉。
在國外定居久了,發現這裡的生活風向逐漸改變。以前的社會風氣是一昧地崇拜白人,現在則是漸漸將關注的焦點轉回有色族裔、原住民和同性戀議題。
提到有色族裔,當然華人是不容被忽視的一個社群,最近加拿大拍攝一系列歷史的短影片,名為「 Heritage Minute」 ,介紹對國家有貢獻或是有傑出表現的人才,今天想和大家介紹這位就是Norman Lim Kwong CM AOE,他卓越不凡的一生都呈現在 Heritage Minute的短片裡,該片於2023 年末在卡加利製作,於 2024 年 2 月 13 日發行。
歷史影片的連結如下:
https://www.historicacanada.ca/productions/minutes/norman-kwong
昨天2月13日,情人節的前一天,我收到孩子中學的通知信,大意如下:
我們剛從教育部學校風氣、暴力和霸凌預防小組獲悉,TikTok上流傳著一條鼓勵人們結束自己生命的挑戰,今天是2月13日「明天接受鮮花」,弱勢群體和年輕人可能特別容易受到社群媒體上流傳的此類挑戰的煽動而自戕。
因此,我們希望讓您意識到這項挑戰,請格外關心留意貴子弟的狀況。
〈上圖〉CTV New也報導這則消息,據說這則自殺挑戰的影片來自美國。
最近台灣新北市的某國中傳出學生被彈簧刀刺殺的慘案,牽扯出校園黑幫、霸凌、八家將等滲透校園的議題。
在台灣的家長對此真實社會案件自然憂心忡忡,加拿大雖然窮鄉僻壤,好似有平靜的生活,其實不然,在加拿大的家長也有一系列的校園事件等我們去面對。
先舉一個輕微案例,魁北克省從2023年11月21日至23日展開為期三天的罷課,所有公立小學和中學都停課,教師們要求爭取薪資調漲和改善工作環境等條件,所以為此罷課。
蒙特婁英語學校委員會EMSB在寫給家長們的通知信裡提到,在罷工的三天時間內,EMSB所屬的所有小學、中學、成人和職業課程都將停課,也不提供托兒服務。蒙特婁島上另一家英語學校管理機構”皮爾遜學校委員會”Lester B. Pearson School Board也將關閉三天。
後來在11月23日新聞指出,除非達成勞資協議,否則復課時間遙遙無期。換句話說,魁省自治教育聯盟(FAE)所屬的65,000名中小學教師,和魁省最大的法語學校中心CSSDM都會加入罷課行列。
CSSDM的全名是蒙特婁法語學校服務中心,旗下有129 所小學、37所中學和13所成人教育學校和9所職業培訓學校,停課期間也不提供安親班服務,這就表示家長得自行花錢請人顧孩子或者自己請假在家帶孩子,這對需要工作的家長而言,簡直是晴天霹靂!非常兩難的一件事!
這大概只是當日突發狀況的一碟小菜。
傍晚用餐時刻,孩子低頭仔細讀了一則訊息後,抬頭驚訝地跑來對我說:「我朋友的同班同學今天死了!」
「怎麼死的?」
這個暑假帶孩子回台灣,除了深刻感受到台灣比往年更悶熱的氣候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讓孩子回台灣學中文。以往回台灣,讓孩子去國語日報學習,效果很好,但是離家比較遠,通勤時間很耗心力。
今年發現有一間中文學校離我家近,品質又好,在網站上看到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中文家教也是這所學校的華語老師,前總統馬英九先生的台語教師也是從這所語言機構應聘。網上口碑都不錯,而且這所機構行之有年,是間老字號,於是就幫孩子報名了暑期的華語密集課程,上了幾天就覺得效果很不錯!推薦給所有海外回台灣的家長,如果住在天母、士林、北投等地區,可以考慮士林分校,位置就在天母市集旁邊。
台北的另一所分校位置就在羅斯福路,為羅斯福分校。另外高雄也有分校,在大陸和日本也能找到這所語言機構。
老師幫孩子上課的課本採用台灣康軒出版社的小學課本,我覺得比較有系統,秋季返回加拿大後,想要繼續上課能更有理路地把華文繼續學好。
這所語言機構的名稱是TLI,全稱是Taipei Language Institute。
香港醉紅樓潮州菜館是一家老字號,一進入餐廳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我的童年時光,頗有外省眷村的餐館氣息。
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電梯,所以到二樓或三樓都得徒步爬樓梯,對於一些長輩可能不是那麼方便。
地址: 10491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326號2樓
電話: 02 2773 2326
營業時間:
星期四 | 11:00–14:00, 17:00–21:00 |
星期五 | 11:00–14:00, 17:00–21:00 |
星期六 | 11:00–14:00, 17:00–21:00 |
星期日 | 11:00–14:00, 17:00–21:00 |
星期一 | 11:00–14:00, 17:00–21:00 |
星期二 | 11:00–14:00, 17:00–21:00 |
星期三 | 11:00–14:00, 17:00–21:00 |
回台灣當然要吃小吃!這次回台灣發現這家阿誠鵝肉,非常好吃!除了鵝肉美味,他家的小菜都非常爽口,令人回味無窮!
地址: 104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105號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 11:30-21:00
電話: 0930 105 668
這是阿誠鵝肉店面外觀,可以看到店面外已經大排長龍。
剛一到台灣,就迫不及待四處吃吃喝喝!親朋好友推薦這家山間美食,嘗過後,發現的確很美味!如果會經過五股,或者從台北開車過去,其實車程也不遠,有機會可去品嘗看看!
地址: 新北市凌雲路三段79號,
電話: 02 2292 7148
美味佳餚,經濟實惠,菜單如下:
到韓國轉機時,搭乘的是Asiana Airline,比起北美的航空,亞洲國家的航空座位都坐起來比較舒服寬敞,可見亞洲人做事情比較精細、追求進步的精神很強大!
上圖是在Asiana Airline上的飛機餐的模樣。
看慣北美航空的劣質飲食,看見久別重逢的亞洲航空餐點,著實很感動!因為餐點美味多、擺盤也好看多了!終於覺得回到比較像樣的世界裡了!
今年暑假回台灣,在韓國首爾轉機,發現一間不錯的lounge,如果帶孩子到韓國轉機,有機會可去這家lounge用餐。Lounge的名稱是Matina,裡面的餐點豐盛,孩子吃了大嘆:"這樣的飲食品質真的很Asian!豐富好吃!"
這是Lounge的外觀,早上九點開始營業,八點二十分就大排長龍了。
水果區。
這篇是我為6月10日臺灣表演團來訪寫成的新聞稿〈刊登於2023年6月15日大紀元時報〉,當天無法親自蒞臨現場的朋友可以從這篇報導一窺當天的精采盛況!
2023年6月10日「美國傳統週暨加拿大亞裔傳統月-美加東團」,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在蒙城帶來【臺灣樂舞情】的精彩演出,吸引許多本地主流人士、僑領僑胞和當地民眾到場觀賞。這場優質演出以多樣風情的舞蹈藝術與絲竹和打擊樂為載體,傳遞臺灣特有的藝術文化,引領觀眾感受一場兼具思古幽情與現代風華的文化饗宴,喚起僑胞心中深處對故鄉的回憶與情懷。
《臥虎藏龍》以傳統舞蹈結合太極、武功與當代舞蹈語彙拉開表演序幕;舞作《六月茉莉》是臺灣前輩舞蹈家經典作品的風華再現,六月茉莉猶如娉娉裊裊的芳華少女,荳蔻梢頭。《絮語飛花》、《野玫瑰》、《幽》、《旅行》等舞作中,則有多首是新銳舞蹈家獲獎作品,展現臺灣藝術人才培育與文化傳承的豐碩成果。
樂曲方面表現多元種族的歌謠與歷年經典流行金曲,如《島嶼風光》、《傳唱我歌》彰顯臺灣文化共融之色彩;《喜慶》、《鹿谷山 上採茶忙》、《草叢間的拳擊手》等作品,則描繪臺灣農村富足樂利的意 象,刻畫庶民百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悠然心境。
這場以曼妙變化的舞姿 、豐富多彩的絲竹和打擊樂結合而成的演出,帶給觀眾全然嶄新的視聽饗宴。謝幕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歡聲雷動,不住讚嘆團員如此高專業水準的精彩表演!
昨日酷熱,蒙城的居民都立即切換成「海灘模式」!有些女孩子上半身直接穿著內衣上街,下半身只剩一截小熱褲輕薄包覆臀部。一些男子赤裸上身騎腳踏車從我身旁經過,如果市街場景換成海灘背景,全無違和。
我邊開車邊觀察左右人行道,人們還穿些什麼清涼的服裝呢?有像阿拉伯地區,連身長裙,質料透氣輕薄,雖然沒有露出半點肌膚,卻能保護皮膚免受烈日曝曬。有白人穿著像日本動漫展的美少女服飾,袖口縫了一圈蕾絲花邊,腳穿白色蕾絲襪,再套涼鞋。有印度女子露出肚子半截,下半身是紅底碎花長裙,走起路來搖曳生姿,頗有寶萊塢風情。
孩子的吉他老師是義大利人,住在這「小義大利」區,我們下車步行到老師家前,沿路像在看一場夏日服裝秀。
上完課後,我旋轉車鑰匙,才正拉開門時,眼角餘光赫然發現吉他老師追在我們後頭,手裡揮舞著孩子的琴譜。一本被孩子遺忘的琴譜,如果遇到英國裔的老師,大概就是有禮冷淡地在家守候家長的電話,即便只要追出門,幾步之遙就能把課本交到學生手裡,英裔老師還是選擇安居在家等電話。
義大利裔老師則是熱情的行動派,遇到同樣的狀況題,他則是奪門而出,直奔家長與孩子。從這些小地方就能看出義大利人的熱情,這也是我每次去義大利,我都覺得義大利是我前世的故鄉。
後來在麥當勞點餐時,我看見前面穿細肩帶的女子的腋毛非常濃密,這真是本日我最震驚的畫面!猶記得電影「色戒」裡,女主角的腋下沒有除毛,也是給電影院裡觀影的朋友們留下相當震撼的印象。
提到埃及古物特展,大家都先想到木乃伊!我們也不例外!在5月22日的長週末,我們一家來到老港的博物館朝聖這場埃及古物特展。
博物館的名稱是Pointe-a-Calliere, Montreal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Complex
網址是http://https://pacmusee.qc.ca/en/exhibitions/
由於我們早先就買好這家博物館的年票,所以出示會員卡,我們從快速通道拿到螢光桃紅色的入場貼紙,貼在胸口,尾隨其他人潮很快就進入展區。
我們熟門熟路地穿越地下室直奔D區,再轉F區,埃及特區就在F 區展出,F區在另一棟大樓的二樓,推開厚重的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昏暗燈光下的歷史年表,簡述埃及文化在公元前的王朝歷史,旁邊的螢幕是互動畫面,可以放大縮小尼羅河(Nil River)附近的農業和文化。
2023年4月5日蒙特婁上午就開始落下一場大冰雨〈freezing rain〉,早在當日清晨,氣象預報忙不迭從手機屏幕送出freezing rain alert〈凍雨警告〉。
住在西島的好友來電提醒:「看到氣象預報嗎?今天會有凍雨,你屋裡得準備一些乾糧、餅乾等等,還有準備野營的小瓦斯爐,停電時,廚房的電爐無法使用,至少還有小瓦斯爐可燒水、煮麵……」好友的話語悉數滑入我的耳廓內,我在腦海裡一一核對他列出的物資清單,家中全備齊了,瞬間鬆了一口氣!
幸運地,住在修女島的我們未受停電之苦,因為修女島大部分的電纜設備已全面地下化,不受外在天候影響。唯一的重大變化是5日當晚,孩子的小學公告6日停課,因為凍雨導致校園停電,就這樣師生們在復活節連假前就多了一天假期。
最近我們一群朋友準備幫好朋友過生日,得知朋友喜歡吃千層蛋糕,所以我們分頭尋找蒙城好吃的千層蛋糕。
前一晚我在朋友群裡廣問:蒙城有無好吃的千層蛋糕可推薦呢?短時間內就收集到許多實用貼心的回覆,這麼溫暖的人間,真令人感動!
於是在朋友的推薦下,我打算先走訪南岸這家「微風蛋糕」,因為地緣上離我家修女島比較近,我便驅車帶著孩子去買一些回家試口味!
由於是星期日的早晨,店內人潮絡繹不絕。雖然是一家小店,麵包的種類卻不少,甚至比唐人街的麵包蜜語更多新花樣!
孩子嘗試它家三款千層蛋糕:草莓、芝麻、抹茶,我們一致認為好吃度從高到低的排列為:抹茶→芝麻→草莓,畢竟草莓千層蛋糕有點太甜!它家的巧克力麵包的巧克力也有點太甜的傾向。
不過在店內發現蛋黃酥這類糕點,非常開心!因為唐人街麵包店沒有賣蛋黃酥,畔溪糕餅店〈也在唐人街〉也沒有蛋黃酥販售,畔溪主要販售潮州和廣州的糕點,台式糕點比較少。
前幾個禮拜回台灣短暫停留幾週,適逢我的生日,好友選在板橋車站附近的藝奇餐廳為我慶生。
這幾年,每次回台灣,覺得台灣餐飲業進步幅度最大,堪稱愈來愈發達。其他台灣產業都沒有這麼蓬勃的發展,不過出現愈來愈多大集團開始分瓜這塊大餅。或許大集團插手後,很多風格都統一化,現在在台灣許多用餐氣氛和儀式感都非常「日式化」,好像少了點其他異國風情,也少了許多個人小店的獨特氛圍感。
不過,凡事往好處想,通常在這種大集團用餐,服務生的服務都非常好!畢竟有統一訓練過,並且主管都會持續要求服務品質,來這類餐廳用餐,還是有賓至如歸的安心感!
我們分別點了「經典套餐」和「極上套餐」,以下就是當天餐點的照片:
〈上、下兩圖〉菜單送上來時,我和好友還正忙著拍照呢!
台灣現在流行起另一波美食潮就是喝粥,據說這是潮州菜,我這次也被帶來品嘗這款美食。這家餐廳一定要提前訂位,現場幾乎拿不到位子。
我們週一去用餐,星期一都沒有土雞粥和處女蟳粥,因為台灣的市場放假,餐廳買不到這些新鮮食材,就選擇不賣。所以建議不要訂星期一的位子,粥品的選擇會變少。
結帳時,我們前面櫃台有一組情侶,靠近一聽他們講話,是日本人。大概這家餐廳也有在日本人的旅遊網站做廣告。後來我再仔細看了菜單,上面不僅有中文,還有日文和韓文,可見得主攻日韓的觀光客。
麻煩的是,客人一坐定位,就和客人交代只有一個半小時的用餐時間,感覺很趕,我不喜歡吃飯吃得這麼趕。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樣的話,這家餐廳可能就不是個好選擇。
接下來讓大家先看看他們家的菜單吧!
吃過了夜市小吃,我們又重回大葉高島屋的懷抱!這次嘗試「藏王」火鍋,我這次回台灣發現,大葉高島屋應該都是靠美食餐廳來吸引客人到訪,而且這裡的餐廳數量比我三年前回台灣時,多出許多。
坦白說,我覺得去大葉高島屋吃美食,比逛他們家的店有意思多了!大葉高島屋很多服飾店或者小朋友的商品,感覺不夠時髦和活潑,我每次逛起來都有點意態闌珊。
好了,言歸正傳!先給大家看看我們點了那些火鍋吧!請容我這次不加圖說了,因為台灣人對火鍋料理非常熟悉,不用寫圖說,都能看出照片裡的食材,就不耽誤大家的時間看一些多餘的圖說了!
https://www.facebook.com/ZaoShabu2/
也吃過日式咖啡館「星乃珈啡店」 https://anabel777.pixnet.net/blog/post/569218504
終於可以吃點台灣風味料理,這次我們選擇了在士林夜市附近的「台南海鮮」。
〈上圖〉烏魚子炒飯。
這次回台灣,另一個更強烈的感受就是:台灣「日本化」的情形更深化了!我發現比較熱門的餐廳都是學日本餐廳的風格,大概就是「去中國化」的效應吧?
大葉高島屋的星乃珈啡店就是很日本的咖啡館。我們選在平日中午時段來用餐,人不多,完全不用等候。
〈上圖〉門口櫥窗展示的模型餐點,幾乎把該店的所有餐點都羅列擺上了。
許多人從北美洲回台灣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調時差、也不是補眠,而是開始馬不停蹄地品嘗美食。我最近一次回台灣也是如此,和親友團吃吃喝喝的滿檔行程,手機裡滿滿都是美食的照片,覺得不能錯過這次機會,一定要好好堅定意志,一鼓作氣把這次行程裡的美食都貼上來。
接下來就是我到台灣吃到的第一頓美食:大葉高島屋的豆腐村。
以下是這家餐廳的網站連結:
https://www.tofuvillage.com.tw/stronghold
前陣子有機會在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機場轉機回台灣,這是我首次經過這座機場,該機場的硬體設施和機場服務都非常令人失望!
舉例來說,我們在行李轉盤等候行李時,我才發現行李推車要用租的,租金是八塊美金,真可笑!我去過這麼多國際級、地方級的機場,從沒有一個機場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推車,這裡人的邏輯是還活在當年中國人都要來舊金山「淘金」,美國還是人類天堂的落伍思維裡吧?所以他們還格外拿翹,對外來人這種高高在上的服務思維。
〈上圖〉這是華盛頓機場的登機口,乘客得從這裡走出去,在停機坪上步行到指定班機上登機。
最近有一本書「揚子江邊的故事」剛上市,由秀威出版社出版。這是我的朋友熊家基先生親筆寫下的、半自傳的回憶故事,他請我寫推薦序,將推薦序的全文貼在下方供大家參考。
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博客來書店和Amazon都能找到這本書,對於現代人而言,這真的是一部充滿冒險的歷史紀實回憶卷!
〈作者〉綺莉思
第二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 首獎得主
〈內文〉
雖然農曆新年快到了!但是剛剛翻閱手機相片,還是忍不住想分享蒙城中華語文學校的聖誕趴,這是每年在聖誕節前夕的星期日〈這所中文學校是星期日上課〉,會請校方人員扮成聖誕老人,義工們幫忙提裝滿鉛筆、拐杖糖的籃子,逐一到三年級以下的各個班級發放糖果。
如果想讓孩子報名繁體字中文班,報名資訊如下:
蒙城中華語文學校
514-983-8878
info@chineseschool-mtl.com
聖誕前夕,朋友相約到蒙城一家連鎖的希臘餐廳聚餐餐廳名稱是「Restaurant Marathon Souvlaki」。
之前就有一位文友推薦這家的餐點,他妻子過生日時,他與孩子特地點了外賣回家享用,這樣一來,妻子免去下廚的勞累。他熱情推薦:「在這家餐廳點一兩道大菜,回家只要弄點沙拉,餐桌立刻豐盛起來,賓主盡歡!」
2022年底就在朋友的邀約下,我們一起到這裡用餐,總共四個人點了以下的餐點,推薦給大家!
以下是這家餐廳的官方網站:
拙著榮獲2021年度忠義文學獎【社會組(文學創作類)】 優作獎
〈篇名〉大師兄
〈內文〉
1.
明朝崇禎末年,江南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
那一晚,洪水如猛獸,遍地肆虐。水勢洶湧澎湃,強灌入方圓幾十里的民房村舍,無情的洪水漫淹橫流,豬牛等家畜四處漂浮,猛然間哀鴻遍野,恐怖駭人。其中一所古樸蒼老的關帝廟亦被沖擊,一夕之間,半座赭紅色的廟身都浸泡在暴漲的洪水裡。廟裡的寂真師父逢此天災地變,心急如焚、奮不顧身地在暗夜裡穿梭、尋找一對徒兒淳清與淳夕。
金秋遊老港─記魁華作協文化探索之旅
報導:林怡君
九月十七日,為促進文友聯誼、文學交流,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舉辦今年第一場金秋遊老港的城市文化探索之旅。清晨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文友在地鐵站集合後,由資深金牌持證導遊王建剛先生,帶領作協會員步行暢遊蒙特利爾老城,暢談鮮為人知的建築掌故、名人故居與有趣故事。
王建剛先生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先至美國做訪問學者,後榮獲Concordia大學媒體研究碩士學位 。在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中文部工作二十多年,擔任記者、編輯等工作。不僅擁有極高的新聞涵養,他還持有魁北克「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蒙特利爾專業導遊證書。出行前夕,文友們皆熱烈盼望這趟精采繽紛的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