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有個朋友,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她說:「如果讓你選兩種不得已的情形,妳老公會離開你,你會選哪一種呢?

第一,老公比妳早死,妳當寡婦。

第二,老公有外遇,和妳離婚。」

我想了一想,選擇第二樣好了。

為什麼我會這樣選呢?

這是一個責任歸屬的問題。如果另一半有第三者,錯在他,責任追究起來在他,我便覺得問心無愧,沒有什麼好追根究柢。但如果我丈夫在我任內過世,不知道為什麼,有種很自責的感覺,如果他是生病而過世,我會覺得好像是我沒把他照顧好,所以他才會健康亮起紅燈,離我而去,我討厭這種「失職」的感覺……而且我討厭那種有男人死在我手頭的感覺!我這麼想,只是因為我不希望在我的婚姻裡,有人傷亡,好似我的婚姻出現缺陷一般。這樣的想法很奇怪嗎?我何時開始有這種念頭呢?

想到這,時光彷彿拉我回到國中時期。國二那年,在某個秋季午後,我記得當時剛開學兩週,我們在上輔導課,輔導老師問我們一個生死問題,他說:「你們想過死亡嗎?你們想要什麼時候死?幾歲死?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死?」

老師隨便點了一位男同學回答,男同學說:「我覺得活到四十歲就差不多了,因為我不想變老!」

「為什麼你不想變老?」

「因為看一些老人都覺得很可憐,老人好像都不洗澡,身上都有股怪味道,人老了就會惹人嫌!」

男同學又補充關鍵的一句話:「我想要在我輝煌的時候死去,不想等到人老了,不中用又給大家惹麻煩,才死。」

另一個女同學說:「我覺得活到八十五歲吧!八十五歲應該夠長壽吧?」十四歲的心思來想,八十五歲還真是遙遠的事情,不是嗎?

我一向都是很認真的學生,雖然老師沒點到我回答,我坐在位子上,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後來我終於想到一個令我滿意的答案,而此時老師彷彿看到我若有所悟的神態,馬上問我的答案是什麼。

我氣定神閒地說:「等把該做完的事情做完,就可以死了吧!」我純真的想著,只要把該做完的事情做完,自己不遺憾,也不拖累旁人,豈不兩全其美?

老師心疼地看著我:「妳這樣會活得很辛苦,因為人生的事情永遠都做不完的……」我當下一愣,有點不被老師肯定的受挫,而今回想起老師的這番話,真是至理名言啊!人生的事情永遠都做不完,就像家事永遠做不完,拖不完的地、洗不完的衣服和碗碟、摺不完的衣服……或許就是十四歲種下的這種想法,我連經營婚姻,都想著「要趕快把該做完的事情做完,免得遺憾」,太強大的責任感和照顧感,以致我寧可另一半完好的和別人離去,而非在我任內駕鶴西歸。哈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