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鄰居詩晴苦惱於她的兒子因為鼻腔和口腔之間的副增殖體腫大,整天流鼻涕、睡覺時打呼聲又大,加拿大的醫生建議割除,但詩晴和我一樣,對加拿大的醫生很沒信心。為什麼我們對加拿大醫生沒信心呢?因為他們不僅開刀技術差,服務態度也惡劣。他們可能半年開不到幾個病例,不像台灣的醫生,一天開好幾台刀,台灣的醫生可是練習和磨練的機會很多,開刀技術自然突飛猛進,加拿大醫生大牌兼懶惰,外加大醫院的官僚式的「龜速」服務品質,能拖則拖,經年久月,加拿大的醫生練習開刀的機會少之又少,萬一開壞了,外國人推卸責任的態度卻是非常專業,堪稱一絕,我們都深信:如果手術失敗,他們絕對會罔顧詩晴兒子的性命和健康,因此我們都覺得她兒子乾脆回中國開刀算了。

詩晴的例子令我回想起我在台灣的生產經驗,我在加拿大生第一胎女兒,在台灣生第二胎兒子,都是自然產,而且都有切會陰,因此我有機會比較台灣和加拿大醫生縫合傷口的技術。想當初,我丈夫陪我在加拿大的產房生產,縫合會陰的傷口時,我完全像一件正在被縫合的衣服,我能感受到我的皮膚被醫生粗劣的手法縫起來,我當時痛得大叫,醫生卻兇悍地回答我:「Hey! I gave you all the 20 ml. This isn’t like walking in the park. You got to feel something. 」然後她又繼續和實習醫生聊天,完全不理會我的痛楚,我覺得他沒有打足夠的麻藥,因為我那裡真的很痛,而且他下針的方式很粗糙,大概縫個五回合,就硬把傷口縫起來,手法很不細致,我現在回想起來,他縫傷口的手法就像在「穿鞋帶』,左右交叉交叉就帶過去了!最糟的是,我傷口的術後癒合很糟糕,一直到我女兒五個月大,我坐椅子都得從側邊慢慢坐下去,不能直接坐下,不然傷口就開始痛,而這之間我都還有吃醫生開的止痛藥,但傷口都沒有好。

生我兒子的時候,是在天母的振興醫院,孫大威醫生幫我生產,這次自然產後,我也是需要縫合會陰,明顯感受到和加拿大醫生顯著的差別,孫醫生這次縫很久,而且我完全沒感覺〈可見麻醉藥量足夠〉,我當時躺著,只能稍稍抬頭看他縫傷口的手勢,我覺得下針的方向和手勢比加拿大醫生的手法複雜很多,我並不是醫學系的學生,也說不出那是什麼縫法,不過我分辨得出,那絕對不是簡易縫法, Anyway,最神奇的是,我術後第一天到第二天,有吃止痛藥,之後我就沒吃止痛藥,因為傷口完全都不會痛了,這簡直是奇蹟!可是在加拿大時,我連吃七天的止痛藥,一停藥,傷口便痛得要死,完全無法入睡,傷口一直都沒好!

以前我也以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可是自從住在國外後,我完全改觀。為什麼加拿大這種先進國家,醫療會比台灣差?我想是因為從業人員的態度差別很大,台灣的醫療人員比較盡責、認份,臨床經驗比加拿大醫生多很多〈台灣的醫生比較操勞〉,加拿大的醫生自我感覺太良好,又不常幫病人開刀〈臨床經驗不多〉,但我覺得自我感覺太良好時,會給人缺乏反省能力的觀感。

很開心我是台灣人,我身為台灣人,死也要做台灣魂,我其實不大想做加拿大魂,如果做鬼,都還得困在加拿大這麼無聊的地方,真是太沒搞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