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寫作 (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天早上一起床,下樓準備一家的早餐。下樓前我順便查看我的手機,收到朋友傳給我的Line訊息,洋洋灑灑分享她讀我的小說「玫瑰心結」的感想,也附上她其他朋友的心得,我當下就紅了眼眶,感動之外,亦感觸良多!

 

細細回想過往,我也常反問自己:「當初到底怎麼有能耐寫出這部小說?」只記得每每把孩子送上床後,在那許多失眠的夜晚,兀自搖筆燈下;幸運時,思緒順暢,一路狂寫到天明,但有時枯坐電腦前四小時,終於在第五小時,似被打通任督二脈,靈感徹底啟發,卻常詫異此時天色已轉為魚肚白,只見可用時間不多,心繫小說進度,卻還得停筆起身,忙張羅丈夫與孩子的早餐、送孩子上學。

 

白日裡,當我有機會從層層家務裡抽身時,我便忙裡偷閒,立刻趕工,期待早日完成著作。正因如此強烈的企求,我的思緒經常膠著在小說劇情裡,白日裡時而像被靈體附身,時而像行屍走肉般地無法專注在日常作息上。

 

文章標籤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386638617148[1]  

這本書的封面,大家有興趣可找來讀讀。

 

最近購入一批關於如何寫小說、如何賞析小說的外語書籍,搜尋了一下,發現最出名的教導大家寫小說的書籍是"The art of fiction" by David Lodge,我跑去書店Chapters翻閱一下,真是一本很像社會學大家所寫的著作,意思就是很咬文嚼字,我本人算是能耐得下性子看書的人,這本書我都看不下去,足見這本書的文藻和編排有多麼「不親民』,我非常不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後來在書店裡繞了一圈,在Literature那一櫃意外找到許多關於賞析詩詞、莎士比亞戲劇的書籍,其中一本就是我要推薦的書,書名是"How to read novels like a professor" by Thomas C. Foster,出版社是Harper,定價寫USA$ 14.99,加幣是15.99。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讀到老作家陳若曦的作品時,我知道我找到知音了。

她的作品「王左的悲哀」闡述的都是一篇篇移民的故事和心情,這不正和我部落格的文章呼應嗎?

讓我狂喜的是,她提到的移民問題都是我深深認同,正是對我衝擊很大、在蒙特婁面對的層面;讓我悲哀的也正是這點,想作家陳若曦寫當初在美國留學時側面觀察到的社會問題,竟和當下的加拿大社會問題相仿。民國八十四年初版的「王左的悲哀」這本書,與2013年我的部落格許多感慨是同一步調的,究竟是移民的社會都沒與時俱進?抑或人性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呢?

我不知道。

「慧心蓮」這本書是學佛多年的陳若曦寫下的一部關於佛門弟子的小說,裡面不乏對宗教界黑暗面的撻伐,有一幕是女明星杜美心出家後,險被男住持強暴的情節,雖未被男住持得逞,然而佛門內的其他尼姑卻因為嫉妒而排擠她。

她勇於批判宗教的缺失,大膽掙脫當代對小說主題的桎梏,這正是我努力寫作所追求的境界啊!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剛回台灣,還在調整時差中,有時躺在床上,構思小說情境要如何發展,就想到「觀點」二字,任何文學或藝術作品最重要的精神或靈魂就是「觀點」,作者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作者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感覺都會不經意地流露在作品之中,如此的思路和邏輯,簡約概括,便是「觀點」。

我這輩子最常用「觀點」這二字的時期,就是大學念社會系的時候。社會系可是出了名的愛交報告,我們的許多系內課程慣以「報告」取代期中考和期末考,社會系畢業後,幾乎就是一名「報告達人」。當時渾渾噩噩的大學生最喜歡在報告中寫:「從馬克思的觀點出發」、「從涂爾幹的觀點分析」、「以宗教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等等,諸如此類的句型都是鑲嵌報告內容的關鍵字句呢!我們的報告可都是因為上述的字句而豐富、而長篇大論、而達到基本字數呢!

許多念社會系的同好或學弟妹們,可能在大學時期最常被問及的問題就是:「你們社會系的到底都在念什麼?」當時青澀小大一的我,有時會被問得語塞,因為我們不像會計系、數學系、醫學系等科系,光從科系名稱便能了解課程內容,如果你只是回答:「研究社會啊!」這回答還是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太抽象的回答了!社會之中可是有很多議題和面向呢!到底在研究什麼呢?然後經歷大學課程一回回、大大小小的期中考、期末考的磨練,我的回答便是:「社會系就是一門培養觀點的學問。」此乃千錘百鍊後,劫後餘生的回答啊!

念社會系的另一個困擾就是常常被問:「你畢業以後,能幹嘛?」這問題既親切又殘忍啊!坦白說,很多大學生在大學的時候都聯想不到自己畢業後能幹嘛。我本人也是到開始寫小說後,我才發覺社會學系的教育已經深入我的骨肉之中,帶給我的最大資產就是分析社會百態的觀點和細膩的深入度,倘若今天我寫小說能有半點靈感、半分深刻的感受,都是來自我大學社會系的培養和訓練。

所以下次有人問:「社會系的畢業後能幹嘛?」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直到今天才有時間寫小說,實在有太多俗事纏身,家裡的浴室換磁磚,我得天天待在家監工,一邊在家照顧兒子,還要一邊寫小說,常常寫了兩行小說,就被兒子叫喚住,或是得把洗衣機裡洗好的衣服拿出來烘乾,或開始準備晚餐,或清洗早餐留下的髒碗碟,更別提幫小孩洗澡、上街買菜、去銀行存支票等雜事,還有張羅女兒十四號的畢業典禮,事情之多,我的時間都被切割成瑣碎小片段,偏偏小說需要時間苦思、醞釀等等,往往幾天下來寫不出像樣的一個章節,真是慚愧!

趁今天週日下午孩子和爸爸們都在午睡,希望這一兩個小時的空檔能寫出一點東西來。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忙於寫作,相信逛過我的部落格或澄文網的人都知道綺莉思最近有點忙。

以前沒認真寫作,未感認真寫作背後之艱辛歷程,而今認真寫作, 才發現寫作不容易,不投入劇情當中,寫不出動人篇幅。入戲太深,又難以抽離當中的情緒,這時候就得靠娛樂節目來轉移注意力。

現在發覺娛樂節目不須好看,只要能徹底地笑鬧,轉移作家的注意力,讓作家全心全意地放空、放空、放很空,即可。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幾天沒有po部落格文章,主要是我忙於整理我的第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已經寫了一半有餘,想要po上來給各位看,為了讓大家看到更好的品質,所以我還細細讀了幾遍,修改一些部份,才有點像樣。
不過,我正在思考,除了無名小站外,大家有無其他點閱率更高的小說網站可推薦,或許把小說貼在其他的小說網站能看到更多人的feedback?
煩請推薦一下,謝謝。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我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上班族後,我最想做的事情不是找個男人嫁掉喔!而是寫一部小說,卻因緣際會,不是開頭寫了一些,卻苦於沒時間寫完,或者靈感胎死腹中,建構不出完整的架構和理路,直到20129月份,我才展開認真的寫作歲月。

既然要朝小說家的事業邁進,自然得先做一番功課,我把喜愛的小說家作品都拿出來重讀一遍,又跑去唐人街的台北文化經濟辦事處借了許多各地作家的作品研讀,發現一本年代古遠的小說,書名是「癡」,作者是林燕妮,她的作品讓我好奇的原因是,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金庸為她寫序,於是心想,應該水準不差吧!讀了之後,覺得她的作品只是將社會案件改寫,寫成散文的形式,文字功力一般般,不及張曼娟的清新脫俗,溫婉宜人,可見國學底子對作家的文字水準影響之深,我自己也得來讀些古文作品,自我加強一番。

但是讀來看去,中港台三的的作家相比的話,我覺得台灣的作家寫的題材比較多元化,書寫起來比較沒有框架。香港作家寫的題材多半比較類似,大陸作家有些又太有框架,寫來沒什麼新意,讀來很像教科書。

偏偏寫小說這回事,不是你多讀別人的作品,就寫得出好的小說。我愈讀,愈有寫作靈感,等動筆寫了之後,反而愈發心虛,現在的我可不敢隨便批評別人的小說,因為要寫出一部好小說,真不容易,我寫來寫去,總覺得自己文筆拙劣,想表達的東西,有時言不及義,不然就是沒抓到情緒的重點,整個情感高潮都散架了!幾經思慮後,悟出一個道理,寫小說不是為寫而寫,而是自己心中得有故事想說,一旦你有故事想說,寫出來的文字不僅字字珠璣,連標點符號都能讓人感受到作家濃厚的情感,於是我決定放手,寫一個我深受感動、很有感覺的故事。

本來我立志寫恐怖小說,但我現在把恐怖題材定位為我的第二部小說,我的第一部小說決定鎖定在一個故事,這是多年來埋藏我的心底,卻無機會傾訴的一個故事,畢竟我本身深受感動,寫來才會動人!

我得向每個曾經試圖寫小說或已經寫出小說的人致敬,就像平鑫濤先生所說,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人寫小說,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呢?我想寫小說,因為我明白小說有撫慰人心的功用,只要我的小說能發揮這點作用,就讓我感動不已了!專心寫出心中那個我深信不疑的故事,我行我路,畢竟每個小說家路數不同,就像張曼娟不會羨慕瓊瑤,九把刀也不遺憾當不了金庸。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