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初抱持國外總是比較好的心境來到加拿大,在此地落地生根後,感受真是大不同!

蒙特婁是法語區,當地居民多半是法國族裔,言談舉止間,或多或少嗅得出一絲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是造成這裡種族分裂的原因之一。平心而論,台灣人很難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理解到「種族歧視」的真義,即便有些人喜歡區分本省人和外省人、原住民、客家人、外籍新娘、外勞等等,然而台灣人生性善良溫和,對老外又和善,我只能說,種族間的對立還停留在「小兒科」的程度。

想當初,我覺得在別人的土地,總應該先學習法語,才能融入這裡的社會,於是我先到YMCA學習法語,之後又到移民班學習法文,好景不長,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當我努力和別人說法語,他們嫌棄我的法語有腔調;不說法語的話,他們又不願意和你打交道,關於這件事情,我還請教過我丈夫。

我丈夫說:「你知道這裡的人幫華人取了一個term,不是francophone,也不是anglophone!」francophone〈法文〉指的是講法文的人, anglophone〈法文〉指的是講英文的人。

「那他們叫我們什麼?」我既好奇又疑惑,催促他趕緊揭曉答案。

allophone!」其實法文裡,並沒有這個字,這是當地人自創的字。Allo〈法文〉,就是英文的hello

「因為有些華人英文不好,法文也不好,每次看到人,只會親切地說hello, hello,接下來就無法繼續什麼對話,所以他們嘲笑我們是allophone。」或許是台灣人總對外國人很親切,而我們也以為外國人會對我們很友善,我突然覺得有點可悲,我們的一廂情願,似乎是拿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

我丈夫試圖安慰我:「這還不算什麼,我以前有個鄰居從法國移居蒙特婁,他的法文是正宗法國的法文,比這裡的Québécois〈註1〉還要好,但他也對我抱怨過,這裡的人有多麼種族歧視!」

我丈夫答:「因為Québécois的法文腔調和法國人的法文腔調不同,這裡的人還嘲笑他講的法國式的法文是broken French,」 天哪!我以為這種生活上的無力感是因為我的法文不夠好,沒想到native French speaker也慘遭毒手!這對我無啻是另一大打擊!

「別人看你不順眼就是不順眼,就算法文講得和法國人一樣好,不喜歡你,還是有辦法雞蛋裡挑骨頭,通常會這樣對你的人,教育程度也不高,也無法改變他們什麼!」外子一邊盯著電腦螢幕,一邊以小巫見大巫的口吻說著。

我丈夫緊接著發表了他個人阿Q式的感想,他說:「總之,你來國外住久了,就會以〈不鳥〉為最高指導原則!」我心中暗忖,忽視會是最好的方法嗎?社會系畢業培養的正義感,讓我對這些不平事,很難視而不見!

「哈哈哈!」我只以三聲乾笑結束這個對話,一個從小在國外長大的華人移民如此「指導」我,我到底應該對他的話感到心有戚戚焉,抑或覺得悲哀呢?

我聽後有些失落,大概可以想像得出來他們會對我們有隔閡!有時想想,這裡有這麼強烈的種族對立情節,比台灣還不開放,還不自由!

1Québécois:法文,指的是住在魁北克省的法國移民後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綺莉思 的頭像
    綺莉思

    綺莉思@Montreal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