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學中文的外國朋友們常常讓我困擾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們用中文打招呼的方式。話說我的亞美尼亞籍好友學中文也有一兩年,當她開始學中文時,每次我們在Concordia大學的Hall Building一起寫作業,一見面,她就熱情洋溢地對我打招呼:「您好嗎?」面對如此生硬、不符合真實母語者的打招呼方式,我第一時間只能先制式化回應:「我很好,謝謝。你呢?」當她聽到我的回應後,露出安心的表情,滿滿的成就感寫在她的臉上。
為了不讓她失望,我每次都如此回答。後來有一回我終於受不了,我對她說:「其實你有沒有發覺,每次我和另一個中國同學打招呼,我們都不會講『您好嗎』?」
她回想了一陣,恍然大悟:「真的耶!你們都不會這樣打招呼,為什麼呢?」
於是我緩緩向她道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西方文化裡,不論熟或不熟,每次見面都一定要第一時間說:「你好嗎?」對他們來說,這是很重要且基本的禮貌。
東方文化裡,我們只有第一次認識的朋友會互相問候:「你好嗎?」之後熟識後,我們見面時,就是點頭微笑,一開口的第一句話通常都是講我們之間熟悉的事情或上次未完的話題,這就是我們的文化。
「坦白說,每次見到朋友都問『你好嗎?』感覺是要把彼此的距離拉遠了!」她像吸收寰宇新知般地豁然開朗,猛對我點頭。
在我任教的中文學校裡,其實我也會慢慢與高階班的學生們灌輸,給他們看許多真實打招呼的影片、亞洲電影、或者我平時和他們打招呼,我都會以身作則、好好解說,告訴他們母語為中文的使用者不常說「你好嗎?」
許多僑界的中文老師也不喜歡教孩子「你好嗎?」這句問候語,因為很多僑界孩子常常誤植為「媽你好」、「你媽好」、「好你媽」,常鬧笑話,搞得老師也啼笑皆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