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 9日參加此地僑學界的春酒聚餐,與我同桌的貴賓都是各中文學校的校長與教務主任,於是我們有許多共通的話題可聊,氣氛輕鬆和諧。

其中一位天主教中文學校的教務主任是老華僑,語言能力了得,精通普通話、廣東話、潮州話、法語和英語,隨著宴席上的菜肴一道道呈上,輪到窩燒雞上桌時,他興之所至,即時分享一則江湖上的傳說料理,名為「鴿吞燕」,做法是將鴿子去皮、去骨,在肚裡塞燕窩,燕窩得取官燕,接著再把另一隻老母雞同樣去骨,將這隻鴿子再塞入老母雞肚裡,然後一起用小火煨燉,把味道都燉出來……」不確定味道如何,光聽就已感很費工的一道菜。

「這是我小時候聽這裡的人說起的唐人街珍貴佳餚,雖然我也沒吃過,但長輩們說很名貴的!」當下氣氛有點像「天才小廚神」的神秘食譜分享。

我發覺我和宗教人士很有緣,我幾位好朋友的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也有天主教的好朋友,我喜歡他們身上的人道關懷,像冬日雪地裡的暖陽,讓人感念與眷戀。

每次和這些老華僑談天,他們就像台灣的民族誌裡採訪的對象一樣,許多華僑界的文化足跡都在他們身上流傳著,套句時下流行話語:和他們談話,含金量很高的!

與我同桌的一半人員是講廣東話為母語,話說十幾年前的僑界都是講廣東話為主,宴席過後,我真心想去學學廣東話,來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arrow
arrow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