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了好萊塢電影「Kingsman」第二集「The golden circle」,劇情主軸就是Kingsman這次要追緝Julianne Moore為首腦的販毒集團,其中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就是Julianne Moore為了讓她的販毒事業合法化,於是毒化全球人口,並且拍了一廣告,在各大電視台放送,威脅若不合法化毒品,這些中毒的人們都沒得救,只要合法化,她馬上就釋出解藥拯救大家。她的廣告標語就是「Save lives, legalize! 」這一幕的確撼動了我!我不禁與最近的加拿大的大麻合法化的推動聯結在一起,每次看到大麻要合法化,我心中依舊覺得不安,試想我的孩子們就要在如此的環境中成長,危機四伏啊!而且我看到一篇醫生寫的研究,說大麻是最容易上手、最初階的毒品,通常吸食過大麻的人,之後再去接觸古柯鹼、海洛因或其他毒品的機會非常高,憂心忡忡啊!

 

這部電影的想像若成真,可能產生的社會現象如下:有人會進入毒品產業上班,或許買毒品還有員工價、為了衝業績,鼓勵親友們也購買毒品吸食,年終分紅就能拿多一點!搞不好還有員工旅遊、最佳業務表揚大會等等,把這幾幕畫面在腦海中過一遍,都不寒而慄!我真不願面對這樣的恐怖局面!

 

兩三年前,我在加拿大收看美國電視台製作的一個澳洲海關節目,電視台去澳洲機場海關實地拍攝,拍攝海關們如何緝查攜帶毒品、如何抓到毒販和毒蟲。整集節目看下來,我學到一個重要的總結,就是外國海關有兩個標準:如果你是自己吸毒,自己帶毒品,只要你坦承是自己吸食,法律上不會判很重,但是你幫別人帶毒品,或者販毒給別人,判刑就很重。

 

我覺得這是很奇怪的標準!只要沒人吸毒品,就不會有人買賣毒品,那麼毒品的問題才能根治啊!如果對於吸毒的人都不糾正,世上依舊有很多人會販毒,有利可圖啊!如此的販毒與吸毒的連結永遠不會終止與凍結!

 

更多年前,大約十二、三年前的往事了,我當時在京都遊玩,日本朋友在經過一處橋邊時,指了指路邊的一家Pub ,對我說:「這家店有賣鴉片喔!」

 

「你怎麼知道呢?」

 

「我知道!因為我大學同學有吸毒,他告訴我都是在這裡買毒品的!」

 

我當時驚愣原地,「鴉片!是鴉片嗎?你確定是鴉片?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吸鴉片嗎?」

 

他肯定地點點頭:「是的,你沒聽錯!是鴉片!不是別的東西!」我瞠目結舌且不想面對這種暗黑世界的話題,我腦袋一轉,想轉移話題,沒想到我的日本朋友先發制人,他說:「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們對毒品的觀感很不好,但我們日本人不覺得毒品是那麼恐怖的事情,那只是每個人的私生活,別人的私生活為什麼要干預或去管呢?」坦白說,聽聞這樣墮落的言論,我不以為然,且覺得太不長進了!不接受這樣的說法!

 

他看我不認同的態度,又對我補了一刀:「哎呀!那是因為你們有鴉片戰爭!所以你們對鴉片啊、毒品啊!有這麼多負面的觀感!你們有民族文化的隱憂,覺得毒品會讓你們滅國、讓你們喪權辱國!」

 

我嘴角牽動了,發出一陣冷笑,心想:「真的是這樣嗎?這種說法還頭一回聽到呢!」或許這是日本人對於華人對「吸毒行為」的解讀方式,姑且不論真假對錯,我當時就把它當寰宇新知給收下了。

 

今年夏天,我們一家剛到桃園機場,我父親接我們上車後,擴音器正播報整點新聞,有條新聞是記者訪問警察如何打擊校園吸毒事件,尤其台灣青少年吸毒年齡下降,比例升高,當時被訪問的警官說現在緝毒的難點就是個人資料法的障礙,有些青少年國中有吸毒紀錄,升學後到各高中後,由於警方很難調到國中的紀錄,所以無法繼續追蹤這些孩子後續到那些地方升學,是否還有繼續和吸毒的朋友交往, 所以很難防患於未然。如果這些有使用毒品紀錄的孩子到高中後,又繼續和以前的不良朋友鬼混,再次吸毒的機率幾乎百分百!

 

尤其現今校園毒品充斥,不肖商人還把毒品做成小熊軟糖、可愛的果汁條等零食造型,讓孩子分不清楚是毒品還是糖果,防不慎防!

 

洋洋灑灑描繪這些現象,不是為了給出什麼偉大驚人或振奮人心的結論,我只是以為人母的立場在擔心與預想未來我的孩子們會遇到怎樣的危機與難題,如果你也是為人父母,相信心中對一些社會亂象亦是感觸良多、感受深刻!

 

arrow
arrow

    綺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